健康科普
三伏临近,天长市中医院“冬病夏治”三伏贴开始预约啦!
“冬病”何以“夏治”
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在夏季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时候,以中医辨证为基础,利用各种治疗手段,比如以特殊调制的中药贴敷于人体体表特定穴位处,使经络通畅、气血调和、阴阳平衡,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,同时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。三伏临近,天长市中医院2023年冬病夏治三伏贴从即日起开始接受预约啦!!!
哪些“冬病”需要“夏治”
如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反复感冒等。 2.风湿免疫性疾病: 如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、肩周炎、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 3.消化系统疾病: 如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消化不良等辨证属脾胃虚寒证、脾胃虚弱证者等。 4.耳鼻喉科疾病: 如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喉炎等。 5.儿科疾病: 如支气管哮喘、慢性咳嗽、支气管炎、体虚易感冒、小儿厌食、小儿腹泻、遗尿等。 6.慢性皮肤病: 如慢性荨麻疹、冻疮、慢性湿疹等。 7.妇科疾病: 如慢性盆腔炎、痛经、经行泄泻等。 8.神经系统疾病; 如脑血管病恢复期、眩晕、头晕、颈椎病、睡眠障碍等。 9.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。
“三伏贴”也叫“三伏灸”,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、内病外治等中医传统理念,在农历“头伏”、“中伏”、“末伏”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,采用天然中草药膏剂,以气相应,以味相感,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,激发经络功能,改善脏腑功能,调整和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,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。
初伏:7月11日-7月20日; 中伏:7月21日-7月30日; 中伏加强:7月31日-8月9日; 末伏:8月10日-8月19日; 每年三伏季节阳气正旺之时,是用穴位敷贴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,每10天一次,3-5次敷贴为一疗程,连续敷贴3-5年。 3.三伏贴的作用;
1.局部刺激作用: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,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,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,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,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预防作用; 2.经络调节作用:敷贴的中药具有温经通络、行气活血、祛湿散寒的功效,通过经络的调整,达到补虚泻实,促进阴阳平衡,防病保健作用; 3.药物本身作用。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,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; 4.利用三伏天这一全年最热的有利时机,通过药物刺激人体穴位,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1)穴位敷贴成人每次4-6小时,儿童敷贴1-2小时,敷贴后局部有轻微灼热,痒感,皮肤有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,如出现奇痒、灼痛难以忍受应去掉膏药,用清水冲洗局部,切不要搓、抓、挠,防止对皮肤进一步刺激。如出现小水泡,一般不需特殊处理,如小水泡已破,可涂抹红霉素软膏,预防感染。大水泡需到医院治疗。 2)穴位敷贴时要穿透气性能好,宽松衣衫,注意防止膏药污损衣服。 3)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,忌生冷、油腻、海鲜、辛辣刺激食物。 4)敷贴当天应减少运动,避免出汗,尽量避免电扇、空调直吹,以利药物吸收。 5)中药敷贴不是万能的,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,不能完全替代其它治疗,因此原本服药的慢性病患者,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不能盲目减药、停药。 6)敷贴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,心情舒畅等,这些更有利于药物吸收、提高疗效。 ■ 哪些情况不适宜敷贴: 支气管扩张、活动性肺结核咯血患者、孕妇禁用冬病夏治三伏贴;严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、瘢痕体质者、皮肤过敏者慎用。
针灸理疗科:7042349 大楼4楼 儿 科:7046440 北楼4楼 脾 胃 病 科:7042320 大楼2楼 刘世华主任:13625509918 朱先明主任:13865812897 王丽主治医师:13705505128
上一篇: 无
下一篇:无